晚上吃飯,Yoyo又是到處亂跑,不坐好乖乖吃飯。於是我又祭出衣架法寶伺候,他勉為其難地坐下來。我的語氣帶著不悅,但又覺得他其實很可愛,只是調皮,我就問他⋯
我:媽媽兇嗎?
他:兇。
我:有嗎?
他:有。
我:姊姊兇嗎?
晚上吃飯,Yoyo又是到處亂跑,不坐好乖乖吃飯。於是我又祭出衣架法寶伺候,他勉為其難地坐下來。我的語氣帶著不悅,但又覺得他其實很可愛,只是調皮,我就問他⋯
我:媽媽兇嗎?
他:兇。
我:有嗎?
他:有。
我:姊姊兇嗎?
帶柔柔上學,發現教室外面貼一堆小朋友的畫,一看才知道是寒假分享畫的作品。大部分的孩子都畫去玩的場所,柔柔竟然畫自家餐廳。
寒假其實也不是沒有帶她出門,只是今年的確沒跑遠,過年回阿媽家過,跟表弟去放風箏、騎鐵馬,跟爸爸去拜財神廟,理應有一些畫面可以紀錄的,但她卻只記得平日和我去餐廳的狀況。
因為不想麻煩阿媽特地北上來照顧她,寒假平日她就跟我跑來跑去,午餐時間就到餐廳去。我開始工作,她就寫作業、畫圖,然後自己吃一頓廚房給的簡單飯菜,有時我會賞她一杯奶茶。或許這種「偽大人」的經驗比出遊更讓她記憶深刻也說不一定。
其實我也想透過這些經驗讓她知道父母是如何在為生活而努力,而其他人也是同樣認真在生活和工作。職業不分貴賤,好好工作自然會掙到飯吃,也會贏得別人尊重。
但⋯他這張畫會不會讓老師覺得我根本就是虐待兒童,完全沒有陪她出門勒?傷腦筋⋯
真的太佩服我自己了。今年組了兩個小雞燈籠。
我阿爸是工匠達人,我阿公也是,好像沒什麼東西是修不好的。從小跟著拿工具打打敲敲習慣了,對於手作的東西不太排斥。
學生時也會印小卡送給同學,就蠻喜歡這些手工的東西。我會希望自己的小孩也不排斥自己透過手作去了解製作過程的困難,畢竟現代社會太速食方便了,有錢幾乎都買得到。
那麼,換個角度想,沒錢不見得是壞事,可以強迫自己去想辦法創作,肯定是很好的成長經驗。
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寫著,如果要成功,若不是加入一個成功的團隊,就要組成一個成功的團隊。
餐廳的工作和團隊精神真的非常有關。
最近對於團隊這名詞,總有種說不上來的陌生和失落。之前是員工時,待的地方也不算一個好的團隊。而現在自己是組成團隊的那個角色,也不覺得自己是個好領導者和這是個好團隊。
也許在一開始就是執行方向錯誤了吧?!
那就給彼此一些時間,來看看是不是互相需要吧。
竟然不知不覺寫了十天文了,雖然有些哩哩落落,但還是要給自己拍拍手!
堅持36.5個10天就贏了!
今天是挑戰內場後首次遇到的假日,確實有操到!繼續加油!
由奢入儉難,一點也沒錯。
不小心開了一瓶客人送的獺祭二割三合,簡直驚為天人,嘴裏散發出的香味竟讓我直接回想起日本的米和水。
只要米和水都是品質佳的,做出來的酒肯定為上上級。
夢想著之後要來去考侍酒師,說不定真的會去考喔!
上週六是元宵節,萬和宮大拜拜,也擠得市場水泄不通。因為要採買店內要用的菜,還是硬著頭皮進去,覺得今年過年沒什麼年味,反倒是元宵節好熱鬧。
最近因為工作的關係很常去菜市場,就會在市場內發現人生百態。也總有很多新奇的玩意兒出現,讓我常逛到忘了時間。
一些固定攤位會在大節日時出現不同面孔,我猜是因為已經算過轉租收益會比站攤好。一些專業叫賣的手法也讓我常常會因為好奇而駐足。覺得一些奇人根本就是藏在市場裡面呀,面對龐大的現實壓力,功夫硬是了得。
逛菜市場會讓我一直想到小時候也常和媽媽去逛菜市場,就像我女兒一樣,我也會因為養樂多或肉乾而期待去菜市場。但我媽也沒好好教我買菜的訣竅,所以我魚認不得長相,菜也只叫得出幾種常吃的而已。現在只能靠著常去菜市場才能比較知道行情在哪。
庶民生活就在傳統市場,我想我應該要好好教小孩在市場內找好貨的功夫,但前提是我自己也得先搞熟才行呀~~
年後開始真的讓弟弟在學校也不包尿布了。他似乎真的可以分辨自己有沒有包,晚上睡覺若有包,他會放心尿,甚至多到溢出來,但不包尿布時,他可以早上起來才說要尿尿,甚至提醒了才去上。當然會有失誤發生,像是沒有提醒他要去尿尿,或玩得太高興,至少目前進度都還令人滿意。
其實就在夏天的時候,他在家裡就常讓他不包尿布了。但在學校,因為老師要看顧的學生太多,雖然會訓練如廁,但不會讓他真的不包。後來,觀察他在家裡大致上都會講,就跟老師討論他要不要在學校也開始試試看。結果,年後遇上大寒流,直到這兩天稍微回溫,老師才敢嘗試。接下來就是大便的訓練了,大便成功的機率約一半,所以很可能會遇到大在褲子上的窘境,所以我趕快買了小內褲讓他穿。
如果真的在今年夏天前能夠解決包尿布的問題,就真的太好了!媽媽我就能省下尿布錢了~
今天去學校接他,難得玩到不想出來,看來他很習慣在教室的群體生活了吧。經過一個學期的磨合,終於讓他可以很自然地說出自己要上學這件事,而且不帶排斥語氣,實在感謝老師們的細心照顧。當初因為他最小,從一開始大哭,無法跟著團體的時間吃飯睡覺,到後來在廁所睡,小朋友都不敢吵他,最後終於可以躺平,一路走來,辛苦老師了。看到孩子們不停長大,會做的事越來越多,會說的話越來越多,就是自己努力的動力來源。
情人節就在今天,我有兩個情人了(好吧,三個),真是太幸福了!
我不是愛打保齡球的人,當然就不會出入保齡球館。這次是因為整個寒假都和一位老友約不起來,最後的最後才約到時間帶 孩子們去玩樂一下。
大概十幾二十年不曾打過保齡球了,第一次知道原來兒童球道就是旁邊多個柵欄,讓孩子不會洗溝,增強信心,太妙了!其實也讓我們大人增強信心,哈哈!
柔柔好像運氣也還不錯,越打越順,最後竟然打了好幾個全倒,嚇壞我們了。打完又讓她玩了一局電動玩具,她整個樂翻了。但才待兩個小時,媽媽我就想奪門而出,實在是太吵太臭了。
我還是喜歡陽光下的運動,跑步、腳踏車、滾球、野餐。這種需要錢的運動,非常偶爾來一次就好,呵呵。
今年的元宵很特別。
湯圓也吃了,燈籠也提了。
但不是因為這樣很特別,而是今年的元宵是變動的起點。許多事情將在元宵後開始進行,有種馬不停蹄的感覺,不知道這種快走的生活何時才能慢下來。
元宵的夜晚,意外有了空檔兩個人可以安靜吃頓飯,安靜的看場Adele的演唱會,安靜的收拾客廳。
還有,安靜的品嚐好酒。獺祭二割三分果然不是蓋的,真的一喝就回不去了。
其實明明前方有更大的挑戰在等著,但心情卻很平靜,因為不再是亂無頭緒,知道自己會面臨什麼未來,要做哪些準備。而且,自己也不是孤單一人,一家人在一起,還是可以跨越困難的,因為有一股支持的力量。
昨天早上因為寒流的關係,兩隻小豬都睡晚了。
匆匆忙忙把小隻的叫起來換衣服,就塞給他爸載去上學了。
晚上他爸轉述,他在車上的對話是⋯
Yoyo:爸爸,我早上出門有跟姊姊拜拜嗎?
爸:沒有耶。
Yoyo:為什麼我沒有跟姊姊拜拜?
昨天寫完立志365天發文不中斷後,心裡有點小後悔,覺得沒事幹嘛挖洞自己跳。但是發現有APP之後,突然覺得信心大增。習慣用手機看文發文真的是一條不歸路,不會每天去開筆電,就很難一直持續發文⋯⋯
結果⋯驚人的是,這篇文章寫到一半,想起來的時候竟然已經過12點了~~OMG,算我滑壘成功行嗎~
去年離開穩定的職場之後,因為投身不熟悉的餐飲業,又要照顧兩隻小人,幾乎是把發文這件事給荒廢了。
但好多的事情其實沒有在當下紀錄,過了之後也就忘了,覺得很可惜,尤其是孩子成長的點滴,以及一些與朋友的交流。
不確定這個365天天發文的挑戰可以持續多久,但就算一張照片,一句話也好,希望自己能夠養成堅持和紀錄的習慣,也當成2017年給自己的禮物吧!
年底再來看看這份禮物有多「厚」囉!
最近忙得拉哩拉雜,前天和女兒單獨在家,難得店裡人手充足,午餐時刻不用過去支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