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里山有名景點之一:姊妹湖中的姊湖。
清晨六點半,鬧鐘無情的響起,加上隔壁的瘋狗亂吠,讓前晚十二點多才睡的我們得忍著濃濃睡意而起床。愛賴床的我遲遲醒不來,頭腦未醒,用夾雜中文的日文胡亂催促YUKI去盥洗(為了換取那寶貴的五分鐘睡眠),直到YUKI想辦法把我搖醒,我才不甘願的離開溫暖被窩。
原定七點半朝馬集合,我們兩個稍稍遲到,讓大家久候,真是不好意思。將我的小ㄅㄨ停在附近,我們坐上YUKI台灣友人肉包先生的小馬三,往遙遠的阿里山前進。這次一起上山的旅伴全是我首次見面的人,因為YUKI的關係,才有機會跟他們一同出遊,也難得有別人可以代勞,這次不必自己開車,整個很樂。
這次共同出遊的夥伴都很好笑,也很耍冷,讓我想起學生時代出遊的情景,一路上像小朋友郊遊似的吵吵鬧鬧,廣播又剛好播著一首首HIGH歌,阿里山的距離好像也縮短不少。10點多到奮起湖,我們下車胡亂走晃一小圈,又躲回車上,繼續往山上爬。十二點初到達阿里山,氣溫竟是冷颼颼的7度,讓大家忍不住趕緊衝進餐廳,取暖兼覓食。
十二月的阿里山不像去年春天櫻花滿開的熱鬧景象,冷冷清清,我們隨意躲進一家餐廳,四菜一湯竟然只要四百元!多點一盤香噴噴的炒麵,午餐竟然一個人一百元就能打發,真是太驚喜了。
可是,我們高興得太早,酒足飯飽之後就是一連串走路行程。阿里山的階梯還真不是普通的多,寒冷天氣裡要不斷在茂密森林中往上爬坡,吸入的空氣冰徹心肺,還真是項挑戰。我和YUKI埋首踏著蹣跚步伐往前走,聽到後方有人先忍不住喊著要休息時,心裡頓時鬆一大口氣,點頭如搗蒜表示大贊同,閃到步道旁的大樹旁,急速的心跳更加明顯。
林中本該人煙稀少,卻遇上好幾團遠從對岸來的人群一一經過身旁。我們也模仿起他們講話的濃濃鄉音,不小心被聽到,互相打聲招呼,詢問對方打哪兒而來,又想起在途中有人說過對岸同志來日月潭時,脫口而出「這兒潭兒,比我們家兒後面的池塘兒還小呢!」的狂妄語氣,想必他們走在蔥鬱林間時,也想著這裡的林兒比他們後山還不足為奇吧?!
不知為何,還是不大喜歡對岸朋友那種覺得自己來自泱泱大國的強勢態度。擦肩而過之後,我和YUKI討論起各自對對岸的觀點,YUKI現在與對岸有頻繁的業務往來,也覺得比起台灣,對岸做事真是不親切多了。
花上一個多小時走了一圈步道,走回遊客中心的那一刻時,心中真是無比歡喜,大家在空無一人的星巴克二樓悠閒歇息一會兒,趕在天黑前下山,台中已有另一個飯局等著我們。
不知在迂迴的山路繞了多久,我們又重新回到人聲鼎沸的平地,順利在約定時間出現在晚餐地點,還買到YUKI要帶回日本的伴手禮−−俊美鳳梨酥,時間安排巧妙到令人訝異。
托YUKI的福,我也嚐到一桌美味的客家料理,喜歡客家料理的台中人不妨去試試文心路三段的廖媽媽客家料理,理應不會失望才是。飯桌上,大家閒話家常,竟發現其中一位YUKI的公司友人是中商應外科(當時是應日科)的學長,雖相差七八屆之久,但卻還有共同認識的師長。
學長們幾年前組成科友會,熱心邀請著我也一同加入,有任何五專同學看到這篇文的話,想加入的都可以跟我連絡啊!!聽說楊家源老師也是招集者之一,真是個有心的老師。
我們一桌飯認了學長學妹,又認了相同業界共同認識的友人,距離頓時拉近不少,不小心踏入LCD業界,也不小心走入日文圈子,看似毫無關聯的一些人事物在奇妙的因緣下互相連結,我整個晚上驚嚇不少,低呼連連。這世界真的太小,壞事實在做不得的。
YUKI歸國的前一晚也有個HAPPY ENDING,隔天帶他去吃完美味早餐,一路趕到機場,看她的身影沒入出關口,這趟訪台之旅宣告結束。學語言的成就與歡樂,往往來自這種自然的文化交流,也只有在此刻才會有種『學了日/英文真好』的感覺。
我很喜歡這種自己帶著友人認識台灣的機會,透過彼此的交流,對彼此的國家又有更深一層的認識,也把台灣之美推銷出去,自己當然也成為「台灣印象」的一部分。台灣很多地方都還有改善機會,但人說「金窩銀窩,都比不上自己的狗窩」,真的錯不了。
湖中的倒影很美麗。
阿里山的冬天山林景色也別有一番風味。
空無一人的星巴克,只有我們五隻小貓在裡頭大肆喧嘩。灑在身上的暖陽很是舒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