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推IKEA的帳篷。據說是只要399,柔柔好愛這個只屬於她的小城堡。
這個月過得還算「黑皮」。有點像,打仗打了好幾個月,終於聽到可以暫時休兵的命令,心情得以放鬆的感覺。或許也是因為天氣暖和一點了,感覺媽媽和寶寶的狀態恢復正常一些,終於可以暫時擺脫口罩,好好用力親吻寶寶。這種肌膚之親在整個冬天可是很少見的,因為前陣子不是寶寶生病,就是媽媽感冒,感覺只有跟病菌最親密。
為了徹底改善柔柔的便秘,我們實施「極正常」的飲食療法。起床喝完奶後,到阿媽家就吃早餐,菜單通常是豆漿配饅頭或乾陽春麵(沒錯,柔柔愛吃麵),感覺豆漿是很能助便的食物。當然,現在假豆漿那麼多,只能多花點銀兩去買有品質保證非基因改造的豆漿。看柔柔似乎腸胃適應得還不錯,銀子還算花得值得。午餐和晚餐,除了青菜是必備的之外,阿媽還會特地熬鍋百菇玉米排骨湯,為的就是增加多點纖維質,喝了幾個星期,感覺效果還不錯。不過,為了讓柔柔假日也能正常排便,媽媽也被阿媽威脅一定要依她的「配方」熬湯,現在熬湯變成媽媽和阿媽之間競爭的項目之一,非得比比誰熬的湯能夠讓柔柔的「黃金」又水又正常。雖然辛苦,可是大人也跟著她吃,大家都一起健康排便。可以不用看孩子排便痛苦,比甚麼都值得。
這幾天,我才跟柔柔爸說,感覺柔柔最近好像又長大了一點。雖然個性還是會「歡」,但覺得她已接近百分之百能接收大人給的指令,而且也比較懂得「服從」。倒是我自己要反省的是,得改掉「威脅」她的一些口氣。因為有時候發現她把我的話當耳邊風時,我都會落下狠話說「你不...(乖乖吃飯/去收玩具/躺下睡覺),我就....(不要理你/自己回家/先睡覺了)」,結果這孩子竟然也會學起來,在適當的時機(我不小心推門夾到她的腳趾時)說她不要理我了。這才驚覺,真的要很注意跟孩子講話的口氣。後來發現,如果換個方式,例如先陪他玩個小遊戲或轉移他的注意力,再慢慢講理引導他該去做的事,他其實都能配合的。而且上個周末,爸爸出門賺錢去,我們母女倆本來想去戶外走走,結果繞了半天找不到車位,她也不吵不鬧,只是一臉覺得可惜的樣子。還有,清明節外公請客吃飯,她也能和很多長輩同桌乖乖吃完一頓飯,漸漸覺得這孩子可以「帶出場」了。重點是,媽媽比較不用心驚膽跳與她溝通不良,可以找出一套和平相處皆大歡喜的相處模式,這是最棒的結果,當然希望可以維持了。
月初,又讓柔柔開始去上游泳課。覺得相隔幾個月,這次再去上課,她好像比較不怕水,比較勇敢一些了。之前非常害怕臉會沾上水,現在自己跳水也不怕,還會說要自己游泳,要我不要抓她,真是好玩的轉變。雖然媽媽上完課後,手臂總得痠痛好幾天,可是就當成瘦身運動也挺好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