弟弟從去年夏天尾巴開始訓練戒尿布,其實比起姊姊,他真的快很多。

這我想應該是要歸功於上幼稚園的關係,還有可能男生女生構造不同,上廁所只需要脫褲子、站著、扶著小鳥,就好了。

但戒尿布的過程並不是一切順利美好的,之前沒洗過姊姊半夜尿床的床單,現在弟弟從戒尿布到現在,已經洗了不下五次,所以還是得預防性包尿布,以防他睡太熟而噴尿。這大半年來倒是累積了幾個原則可以供參考。

首先,真的等孩子可以表達清楚要尿尿的時候,再來戒尿布。因為弟弟跟著姊姊一起學習,還要加上上學,語言發展算滿快的。雖然發音和邏輯還不是很精確,但至少自己想做甚麼,他是可以表達出來七八分的,而且也會很努力講到讓人知道他到底想做甚麼。所以當我們告訴他,現在開始沒有包尿布,要告訴大人自己要上廁所喔,他大多是能理解和配合的。只是媽媽我為了加快他的速度,以及讓他把這件事當成一回事,會語帶恐嚇告訴他,沒有講的下場就是捏屁股。這招當然不值得學習,那是因為我觀察弟弟個性,覺得他不會因此留下陰影,才會這麼告訴他的。後來如果他真的因為玩耍而尿褲子了,我真的就不客氣地會捏一下大腿,警告一下。

再來,就像老師提醒的,既然他們才在學習要戒尿布,表示他們可能沒辦法很精準判斷何時會尿出來,這時候穿的褲子就要盡量以寬鬆為主,讓他們可以衝到廁所就輕鬆脫下褲子尿尿。其實我一開始並沒有發現這很重要,因為在家裡他還是需要我的協助才能上廁所(他要用坐的,而且馬桶是大人用的尺寸),所以每當他大喊:我要尿尿~,我就得百米衝到他旁邊,抓到廁所快速脫褲,才能避免尿下去的悲劇產生。

在學校可沒那麼好,老師是要讓他們自行上廁所的,所以寬鬆易脫的褲子絕對是剛學會上廁所的小人需要的輔助物品。

KINU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警衛大哥的母親前幾天辭世了。非常臨時,晚上被家人發現昏迷,送醫之後,急救無效,沒有撐很久就離開了。也算高齡,八十有一。但不管幾歲,面對這種突如其來的離開,留下來的人還是會有相當多的不捨與惋惜。

我懂。即使已經過了十個月,那種隔天醒來,前一天還在對話的親人已經不在時的錯愕與悲傷,絲毫沒有減少。而且,或許與日俱增也說不一定。

因為生活的壓力逼得自己只能每天奮力奔波向前,無法留在原地繼續悲傷,但還是會一直不斷地想回到那一刻,好好道別,

明天與意外哪一個先到,誰都不知道,人生無常的道理其實我也明白,只是對於至親突然的離世,不論是因爲何種原因,對於生者一定會留下很深的創傷。

因為知道那是什麼樣的悲傷與無奈,所以除了請警衛大哥節哀之外,我也說不出其他安慰的話語。跟他說要寬心、要祝福母親,好像也是在對自己說似的。現在除了時間,其餘的都是多餘。失去母親的痛,不分年齡性別,都是一樣的。


KINU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365發文斷了幾天,因為這幾天幾乎都是倒床就睡,感冒了一兩週,現在又是胃不舒服,奔波於工作和孩子之間,常有種快要昏倒的錯覺。

所以才說媽媽們都是超人,忍著不適也還是要工作,還要照顧小孩。

每次遇到生病時的無力感,就會覺得自己以前很對不起媽媽。自己當媽了之後,才懂得媽媽是用什麼心情去面對孩子的。但其實自己也不想當個像阿信那樣的媽媽,凡事都自己往肚子吞,該求援還是要求援,該休息還是得休息。否則,如何持續照顧年幼的孩子們呢?

體貼的姊姊會察覺媽媽的不適,會在媽媽休息時幫忙蓋上衣物。這時候真的覺得人家說生女兒才是幸福一點也沒錯,女性的敏感與細膩與生俱來,加上後天教導,往往就能發揮作用。

但遇上兩歲惡魔時期的弟弟,完全不管媽媽死活,媽媽沒力氣管他就是搗亂的大好時機。把水槽弄到淹水,洗碗精倒光,袖子玩水玩到溼透,也還能一副不在乎的臉說:我在洗碗呢!

這時候沒力氣罵人了,只能快速帶離現場,自己收拾殘局。男女大不同,由此可見。

KINU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

看到這本書的標題會想找來看,當然是因為覺得自己很不理想,尤其是最近這幾個月,和孩子溝通不太良好,更是挫折。

這位羅怡君小姐的書真的就像解藥,總會在適當的時機遇上,像前一本「刺蝟媽媽與穿山甲女兒的思辨對話」也在當時給了我一些不同的方向去思考親子溝通的方式。

無論是學歷高低、工作經驗豐富與否,當一個女人成為母親,她就被賦予了相當多的角色,如:超人、老師、廚師、服務生、辯論家、科學家⋯⋯等等,因為孩子的成長過程中,對父母(尤其是母親)的需求一直在轉換,媽媽自己對每個階段的孩子也都有不同的期許,但必須透過很多技巧與學習去學會如何達到目的。

其實,孩子的教養無非就是一場長期的觀念塑造課程。只是,父母會由於很多的外在環境、工作壓力、生活方式而對自己的想法產生質疑。

KINU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因為工作忙,陪孩子的時間不算多。

本來公幼下課是四點,但常因為午班結束回家,再吃點東西就四點了,其它事情根本做不了,所以讓他們留晚一點,五點左右才會去接。

而假日是餐飲業最忙的時間,幾乎現在都沒辦法休週末,常常是讓他們回阿公阿媽家的狀態。

看到其它媽媽認真陪伴的情形,自己真的會很心虛。

孩子的陪伴很快,常在不知不覺中看到他們的成長。像弟弟最近是語言表達大躍進,也是小霸王等級大升級的開始。他看到我換制服就知道媽媽要上班了,如果跟他說要去姑姑家吃晚餐,他也會立刻知道媽媽要去上班了。這種懂事的認知讓我安慰又抱歉,應該要好好煮飯陪他們的夜晚硬是被工作佔據了。

但我基本上會告訴他們接下來要做的事、要去的地方,讓他們也能做點心理準備。尤其是姊姊,現在比較大了,會直接抗議我的安排,但最後也只能默默接受。這種認命,是不是在這種忙碌的雙薪家庭非常常見?

KINU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

不知不覺,這小子變得很會表達。

高興時,會自己對我說:媽媽我好愛你喔~

不爽時,會對我說:你不要弄我,你不要學我講話。

問他為何不行。他會說:因為我不喜歡你這樣弄我。

KINU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最近的這些日子,只能說我一直不停在動怒中度過。不知道是不是孩子在長大,還是我工作壓力太大,總覺得我們之間有很多情緒在碰撞。

柔當然獨立很多,但有些點還是很容易惹惱我。像是不敢一個人去做事情,總是要拉人陪。還有我總得重複多次,她才會去做我交代的事情。當我因為喊她喊到暴怒後,她也會因此惱羞成怒,還會跟我說:「媽媽,你不要再念了啦!我要冷靜一下!」

天啊,大班生已經可以理直氣壯回嘴了喔!

往往都是在聽到之後,我就開始怒火中燒,然後接下來的對話當然都不會太理性。

她想做的時候,什麼事情都可以自己處理得很好,不想做的時候,拖拉程度真的會讓人吐血。她是個吃軟不吃硬的傢伙,我再明白也不過,從小就是這樣,一定要我軟言相勸,她才會有好的表現,但偏偏我在壓力大時也無法平靜溝通,衝突往往因此產生。

但她其實也會善盡姊姊的責任,會在我無暇照顧弟弟或是我發脾氣時,扮演中介的角色。大部分的時候,她是愛玩愛吃又愛笑的小姊姊,可以當媽媽的助手。只有她「發作」時才會瞬間變臉,惡魔個性又出現。

KINU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每年總會來個一次失聲的感冒。

可能是喉嚨在抗議我總是扯開嗓門去吼小孩,所以決定要用失聲來讓我得到教訓。的確,一沒有聲音,也不用吼了,很多事情就會變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,反正就是默默在旁邊看著事情發生和結束,大多都是兩個小人的紛爭。

失聲的時候,最難過的是孩子一直不停地叫著媽媽媽媽,但自己根本沒有辦法回應。雖然他們知道媽媽喉嚨生病了,但也不會因此放過我,還是會不斷地找事情給媽媽做,或者無視媽媽可憐的喉嚨,要求媽媽要開口回覆。

這次的失聲生活不知道要過幾天,突然又感恩起來自己有聲音這件事,只能靠各種偏方和喉糖看看有沒有救囉!


KINU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如題。

打了一大篇卻在最後功虧一簣⋯

來睡,明天再補。唉⋯⋯⋯


  

KINU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看到這些照片,回想起那段快被柔搞瘋的日子,也差不多是快滿三歲的時候⋯⋯

為何這年紀的孩子可以把大人搞到抓狂呢???

一樣的皮蛋臉,真的是來挑戰媽媽的。

 


KINU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